close

百圣淵源端有在,六經芳潤幾曾枯。問道是中人不識,先生信善擇中庸。圓融無際大無馀,萬象森然本不癯。饑穰誰道盡由天,治國須知類小鮮。貪吏班車方立立,雷神振鼓已闐闐。弘羊既往民無事,旱魃不來書有年。自此皇家歌樂歲,魚麗天保永無愆。房佳氣比椒蘭,刑至工夫自古難。莫使家人夸羯末,楊花飛處北風寒。高巖南下走群龍,兩小源頭合一峰。

2018年11月11日,水庫論壇創辦人、人文經濟學會榮譽理事歐成效先生在人文經濟學會發表題為《工業革命與市場經濟》的主題演講,經濟學者薛兆豐教授作為評議嘉賓出席講座。以下內容根據薛兆豐教授的現場評議記錄稿整理。薛兆豐:很高興來人文經濟講座做評議人。剛才歐成效先生關于工業革命的演講氣勢磅礴,內容豐富,縱橫交錯,我得好好想想該怎么評論才好。關于工業革命、關于我們的過去、關于我們的未來的思考,是非常有意思的。這是我們學習的一個重要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就要做抽象,如果沒有抽象的話,你學到的東西就沒意思。就像我們必須有一張地圖一樣,要有地圖才能看得清脈絡。但是,凡是抽象的東西就得有取舍,內容上就要去掉一些。去掉的話,你不知道被去掉的是重要還是不重要的,這時候就得反復掂量,被去掉的是不是不重要的,拿出來的是不是具有一般性的。今天的話題非常大,這當中就有許多抽象、印證的過程,來來去去就有很多可以商量、可以討論的地方。當然,有很多地方我是同意歐成效先生的,但作為評論人,我想給大家做一個示范,看我們是不是可以從別的角度理解問題。我逐個來說,看我記住了多少。1、英國的成功純粹是運氣嗎?第一點,剛才聽歐先生說網上有“吹英派”,認為“天不生大英,萬古長如夜”,歐先生是什么派?黑英派?歐先生認為英國的成功是偶然的、純粹是運氣。真是這樣嗎?我自己的印象,英國曾經是最大的殖民地國家,“日不落帝國”。當年沒有互聯網,沒有衛星通信,甚至沒有無線電,派官員到各殖民地掛職,他如果要寫封信回來請示國王怎么治理當地,這個信來回一趟至少半年一年,還不一定能送達。官員派出去,就很難跟中央匯報,結果他們治理得怎么樣?我們看,被英國碰過的國家有哪些?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香港、南非,你說成功一次是偶然,成功很多次就不是偶然了吧?英國算不算成功很多次?這是一個問題。2、長弓落后就要馬上放棄嗎?第二點,回到長弓,使用長弓就一定不可取嗎?長弓曾經被認為是很好的兵器,歐先生列出的指數顯示,在16 世紀,長弓是36,而旁邊的火器則只是10,等到17世紀也只是19,要到18世紀才超過長弓,為43。這時候我們要想一個問題,如果長弓要等那么久才會在指標上被火器取代的話,那么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面,我們還使用一種不成熟的產品,是不是比較理智的一種行為?所有的產品、科技或者任何一種東西,都有一個成熟的過程。我們經濟學里面有一個討論“創新的時機(Timing of innovation)”。創新的東西不是越早用越好,它必須成熟了,必須什么東西都配夠了才好。比如,騎兵和步兵哪個強?騎兵。騎兵一開始就很強的嗎?不是的。騎兵什么時候強?騎兵要具備什么條件?要有馬。有馬就夠了嗎?要有馬鐙。更重要的是要有鐵靴,如果不穿上鐵靴,走兩步馬就受傷了。這時候我們要先把鐵造出來,鐵造出來要多少年?人類在哪一年才開始成功做鐵?還有,我們要不要等到有一種馬足夠健壯足夠高大?很多品種的馬很小。還有沿途的水草要不要豐富?沒有水草的地方就不能去征服他們。只有所有這些條件具備了,你才忽然發現這些騎兵所向披靡,走到哪里打到哪里。這背后有沒有限制?有的,每個條件都要具備。就像我們說的“木桶理論”,必須各項條件都具備才能做得到。這時候,是不是用人力就一定落后,用火器的就一定成功?不是的,明明等了很久才行。你如果立個法,不讓人家用長弓,這當中就有損失。今天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省能源嗎?不省。它看上去挺省的,它只用電,而電只需要太陽能就可以。但是我們知道,太陽能省能嗎?不省。做太陽能反光硅片本身是很耗能的,做一張硅片要用很長時間才能把成本給省回來。結果在今天規模不夠大的情況下,做一張虧一張。經濟學老說“看得見看不見”,要看見這些“看不見的因素”才能做比較。未來有一天人們會不會用太陽能代替化石能源?我的回答是不知道。你怎么知道一定是太陽能?上禮拜我剛從美國回來,我們看了許多投資項目,許多新的科技,有用氫做燃料的,最后生成的副產品是水,一點污染都沒有的。但它有它的問題,要低溫、有時候會爆炸等等。太陽能是一種,核是一種,還有其它好多種。只能等成熟的時候,什么便宜先用什么。9月份去瑞典,一個公司的理念說木材是很好的東西,可以用木材來取代所有的水泥。當然我就想,因為你們家生產木材,當然認為這個主意好。用木材取代水泥不是不可能,但你有沒有想過成本是多少?這個成本可能是更貴的。在經濟學當中有邊際的替代,你得具體考慮這件事情。火器到18世紀才成熟,如果你16世紀就立法用火器取代長弓的話,這不是另一種計劃經濟又是什么呢?當時火器沒成熟,你要等兩百年才行。3、自由能讓人發揮最大的潛力第三,關于自由。你以為可以剝削人家、控制人家,讓人家幫你做這做那,他能替你做多少?我們可以想象,假如比爾·蓋茨做我們的奴隸,吩咐他做什么就做什么,那我們能剝削他多少?非常有限。倒過來看,我們讓比爾·蓋茨做一個自由人,他創造出Windows,我們只需要拷貝一份,我們所得到的幸福就比我們能想到的要大得多。這是自由帶來的好處。4、工業革命為什么發生在英國?第四,關于工業革命為什么在英國。什么叫工業革命?大家講工業革命、講創新的時候,主要關注的只有一個事情,就是想法,完全忽略了背后的商業機制。想法很重要,背后的商業機制其實更重要。我在MIT聽到一個數字,可能不準,但是很震驚。它說我們每付1塊錢的科研投入,背后要有100塊錢的商業投入,才能把想法轉變為商品。你拿1塊錢給科學家,他寫了一篇抽象的論文,有一個想法,做無線充電,通過無線的辦法用磁場充電。有一個風險投資家跑過來說,我再給你1塊錢,我們倆人五五分成,做出一個無線充電器出來。行嗎?做到一半錢不夠了。又來一個說,我來參股,2比1、3比1、50比1、99比1都不成,最后100比1,無線充電器才做成,才放到我們桌上,才用到我們的市場上。這時候,那個科學家的心態要調整多少?明明是他的發明創造,他自己的股份一次一次地被稀釋,一再被稀釋,稀釋到最后東西才出來。他面對的這100份資本,是騙子嗎?如果沒有這些“騙子”,沒有這些貪婪的資本家,他可以百分之百占有他的發明創造,但是市場價值是零。這個過程很有意思。任何新的發明創造,不僅要過技術關,還要過經濟關,核算下是不是劃算;還有過政策關、管制關。有時候還要過人心關,比如今天的試管嬰兒、器官移植等等,人的道德觀不能接受,你也做不了。為什么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荷蘭,非常重要的一點——不是偶然的,是股份有限公司出現在那里。有了這個股份公司,它就有很好的機制結合了創意和商業。如果沒有這種制度化的分成體制,人怎么分這塊餅?分不勻的,那這塊餅就做不成。這是很重要的。希望我們也能夠從這個角度去看。5、能量是發展的重要因素,不是唯一重要因素第五,關于能量。歐先生把整個歷史發展歸為能量的發展。毫無疑問,能量是非常重要的,但能量不是唯一重要的。除了能量還有什么比較重要的?制度重要嗎?重要;醫學重要嗎?重要;材料學非常重要,通信也非常重要。這些都跟能量沒有必然關系,這些都是導致我們發展的重要因素。大家看一本書《富足》,它里面有個列表,說人口數量一直是一個水平線,突然在最近這兩百年爆增幾十億人。而它列出所有重要科技發明的時間點,人的壽命增加、人的數量增加、人的生活水平增加,都跟這些發明創造密切相關。這些發明創造有大量跟能量相關的,歐先生說得對,但是也有其它的。/ 世界人口增長趨勢與技術發展史,來源:《富足——改變人類未來的4大力量》6、未來總有一些東西是我們無法預測的最后一點,關于預測未來,馬化騰先生提出的問題,挺好的問題。我們當然可以去預測,我們永遠喜歡預測。但是我們始終要知道,我們能預測到的、我們能見到的,就不是未來。總有一些東西是“我們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一個色子拋下來到底是幾?有六個面,到底是1還是6,你知道嗎?不知道。但是你知道你不知道。這叫風險。兩百年前的人,聽說過什么叫無人駕駛嗎?兩百年前的人聽說過什么叫石油的使用嗎?沒聽說過,他們不知道他們不知道。這叫不確定性。我們今天想要知道的、想要預測的,可能是那些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而對于那些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根本沒辦法預測。我看過一個片子,大家可以到網上看一下,50年前的人怎么預測我們今天的生活,那自然我們可以看一下,今天我們預測未來的生活大體上有多準確。有些是對的,有些是錯的。首先,非常對的一個,是在家里面學習,在家里下載得到,聽經濟學課,這是對的;第二,大部分的食品不來自于農村,而來自于工廠。吃飯以前要掃碼看里面的能量,爸爸少吃一點肉,小孩多吃一點什么,根據食譜來吃。當年是幻想,現在是現實。他們還幻想過將來的飛機是巨大的,像一棟樓一樣大,我們開車進這架飛機里面,飛機再運行。這個錯了。我們不這么飛的,現在飛機變小了,變容易飛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很有意思的,所有的預測里面沒有女人出來工作,他們沒想過女人竟然可以出來工作,而且地位那么高,超過男性。因為以前是能量主導世界,你有力氣,就能做更多,而今天歐美國家的用電量幾乎不變,沒增長,變得多的是中國,變得多的是發展中國家。它們變的地方是看不見、用能量的角度看不見的地方。他們的生活品質變化了,變挑剔了。在這個方向上是無止境的,人在挑剔上面是無止境的。大家想想看,你們挑剔到什么程度?你們要睡一張床,睡得很舒服的床,頂級的床大概多少錢?世界上能買到最貴的床大概是多少?20萬。再多打一點,60萬、100萬。要讓眼睛舒服一下要花多少錢?你們看一部《頭號玩家》,投資成本多少錢?單位是萬嗎?是億美元,10億美元。目的是什么?讓你眼睛和耳朵舒服一下,2小時。你想想,人要享受是無止境的。當然,電影跟床有一個區別,床不可以無限復制,邊際成本巨大,一張床歐先生睡了,我們就不能睡了,但電影因為可以分享,所以就能夠去到那么極端。未來的發展要去預測,我們都喜歡預測,但我要說,我們總有一些東西是看不見的。知識探索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最后總結一下,今天的講座很有意思,歐先生從一個抽象的角度,給我們一條線索、一個脈絡。這個抽象的角度一定不可能對,像任何一張地圖你拿來說這張地圖錯了,很多細節錯了,一定是這樣的,否則它就不叫地圖。地圖的意義在于忽略掉一些細節,看當中的脈絡。但我們并不是說只要是地圖就是好的,地圖也有好也有不好,也有適用不適用。不同的場景需要用不同的地圖。我們學習的過程,就是在已知的事實上面不斷進行抽取,找那些有趣的角度,找那些有趣的線索,要知道我們做對了什么,做錯了什么,去堅持那些做對的,放棄那些做錯的,走向繁榮。這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歐先生今天的講座是其中一步。感謝歐先生!謝謝大家!

WED989VI458EMLOEF44EF8EF


國際書展TIME美國時代雜誌彰化哪裡訂TIME美國時代雜誌台北哪裡訂國際書展時代雜誌台南哪裡訂國際書展商管財經雜誌台北哪裡訂
國際書展探索頻道雜誌台中哪裡訂 國際書展Forbes新客戶訂購價 讀者文摘 中文雜誌,哪裡訂閱?跟同事不知聊什麼,想變得更有話題? 2020年社會人文雜誌新竹哪裡訂 Business Traveller彰化哪裡訂 亞洲週刊 師生優惠價2800?老闆經理人必讀? 時代雜誌台中哪裡訂 2020年遠見台北哪裡訂 美國天下雜誌哪裡訂較便宜?網路現正特惠價中!! 經濟學人彰化哪裡訂 2020年雜誌收書時間新竹哪裡訂 只看英文單字書效果有限?你不如閱讀遠見雜誌、讀者文摘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好用推薦文 的頭像
    好用推薦文

    好用推薦文

    好用推薦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